天一山浪 发表于 2023-1-7 23:38:27

(原创)青少年视力的发育与视力下降——近视(花眼)发生的真正原因之十八

      青少年时期是视力发育完成的时期,同时也是视力下降处于最活跃的时期。视力明显下降分这样三种:一是近视眼的视力下降,即近视程度更加厉害了,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小学生身上,这也是学生家长最为担心的事情。二是非近视眼视力下降为近视眼。这多发生在初中、高中阶段。我国小学生的近视率30%左右,经初中、高中后达到70%左右。发生了近40%新增的近视眼,全部是由非近视眼转成的。这种情况自然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也是人们探讨近视发生原因的重点。三是非近视眼视力下降仍为非近视眼,这种视力下降不增加近视率,无关大局,不太引起人们重视。这三种视力下降,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还是由相同原因造成的?是先天原因还是后天原因?至今争论不清。我在去年初写了《青少年的花眼是近视的唯一原因》一文,给了这个问题一个统一答案:花眼(花眼的量变)是青少年视力下降的唯一原因。其中视力明显下降,即以上说的三种视力下降,是由于“天然花”造成的。我的这些观点和传统认识相差太大,自然无法引起人们的关注。我最近参与“弱视和近视的区别”的讨论。其中有些观点给我很大的启发,认识到以上三种视力下降,和青少年视力发育有关,特别是和眼的调节能力的发育关系更为密切。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眼的调节能力如何发育的,它的发育对视力的发育有何影响认识不足,因此无法认识视力下降的原因,自然也就无法认识近视发生的原因。
             一、对青少年眼的调节能力发育的认识。我们都知道,花眼是由眼的调节能力的衰退引起的。所以在我已发表十余篇关于花眼发生原因的文章中,对眼的调节能力的作用、大小、变化以及和视力的关系有所论述。其中对如何衡量某人、某时眼的调节能力的大小有这样的观点:任何人不论是近视眼还是非近视眼都存在“矫正视力”的最高限度,(即人们常称的最佳矫正视力的度数,也是对弱视儿童采用的足矫的度数。)并可以通过视力矫正的测试找到它。它一方面限制近视眼在真正做矫正视力时不能超过它,它同时又是衡量此人、此时眼的调节能力到底有多大外在的尺度(下文我提到的人的眼的调节能力的大小都是指此而言)。我曾论述过,人进入中年后,眼的调节能力下降,和“矫正视力”最高限度下降是一致的。所以得出这样结论:花眼是“矫正视力”超过最高限度的结果。一个青少年,眼的调节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到最高值和矫正视力的最高限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到最大值相一致的。而这两个最高值不仅是其青少年时期的最高值,也是其一生的最高值。当这两个最高值同时出现了,我们可以说,他的眼的调节能力发育完成了。它的发育完成既是整个视力发育完成的组成部分,又必将深刻影响着视力的发育。
            二 、青少年视力发育完成的双重标准。视力发育的完成第一标准就是以上所说的其眼的调节能力达到最高值。视力发育完成的第二标准是随着眼的调节能力达到最高值时,一个和这个最高值相对应、相匹配、相平衡的恒定的视力出现了。这个恒定的视力就是视力发育的第二标准。这两个标准的同时完成,才能说他的视力发育完成了。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视力发育完成后有着以下特点:1、其眼的调节能力和恒定的视力有着一一对应关系,也可以说此时只要眼的调节能力相同则它对应的恒定视力必定相同。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完全可以归纳出所有视力发育完成的一览表,有了这个一览表我们就能迅速查出所有已完成视力发育的恒定的视力和对应的调节能力一一对应关系。2、我们从上述一览表发现调节能力越高视力就越强,调节能力越低视力越低。以上两条实际上告诉我们,是眼的调节能力发育的最高值决定着恒定视力的大小。3、有人说近视眼是发育过快造成的,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实际上一个人的视力发育完成,包括近视眼的发育完成的快慢,完全取决于眼的调节能力发育的快慢。在小学生中完成视力发育的,不仅有近视眼,同样也有非近视眼,自然也有正常的远视眼。而初、高中生中新增加的近40%的近视眼,这是由于这些学生眼的调节能力的发育在此阶段才完成的结果。4、发育完成的恒定的视力并非不再发生视力下降,而是指,青少年时期的三种视力明显下降将不会发生在它们身上。也就是说,任何时候,甚至在小学时期,任一学生只要视力发育完成了,我们就可以有把握告诉他的家长,只要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使用眼力,是近视眼的视力将不会再发生下降。是非近视眼的,视力也将不会下降,因此他们当中的人在上完高中也不会变成近视眼。
            三、当下在校学生的视力发育未完成的确定及它们是如何完成发育的。1、有了所有视力发育完成的平衡表,对判断当下有的学生的视力的发育尚未完成就容易多了。从平衡表中任取一组数据,假定这组数为1.1和0.5(这是我估算的,可能和将来汇总出平衡表上的数字略有不同)这组数字是视力为0.5视力发育完成的双重标准,我们普查学生视力时对检测出和第一标准1.1的相同的所有学生,然后再检测他们的第二标准,将会出现这样两个结果:第一结果是视力为0.5的则是视力发育完成的。第二个结果是视力大于0.5的则是视力发育未完成的。这两个结果的断定并非来自实践,而是我从理论推导出来的。未发育完成的高出0.5的视力有高有低,我们可以将所有高出部分通称为不平衡差。比如有的学生测得视力为0.8 ,他的高出部分为0.3,0.3即为不平衡差。这平衡差的本质是此时的视力对于此时的调节能力来说是超标了。也是此时调节能力弱了,视力强了,和我界定的“自然花”相同。2、用上面举出的视力发育未完成的一组数据:1.1和0.8为例加以说明它的视力发育完成的过程。首先代表调节能力的1.1将按照自己的发育程序增长到最高值。它的增长必定引起它对应的恒定视力相应的增加。而恒定视力每一增长,就会缩小不平衡差。假定1.1增长到1.3,达到了最高值。对应恒定视力将会由0.5增长到0.6。平衡差由0.3降到0.2。0.8的当前视力只有下降0.2才能使0.6的恒定视力得以实现,下降0.2正好把0.2的不平衡差清零了,整个视力发育完成了。恒定视力的增长缩减了不平衡差,属正常的视力发育,那么视力下降也缩减不平衡差,也属正常的视力发育。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青少年中所有视力未发育完成的,都存不平衡差,把这不平衡差清零,一靠调节能力增长,二靠当前视力的下降,这两方面的变化都属正常的发育。3、具体叙述青少年的三种明显的视力下降:一是凡是处在视力发育中的近视眼,他们的视力必定下降;二是凡是处于视力发育的视力为1.0学生视力必定会成为近视眼;三是凡是处于视力发育中的视力高于1.0的非近视眼,视力必定下降,结果有两种,有的学生下降为近视眼,有的人仍为非近视眼。4、弱视(屈光不正型)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弱视的一般性和视力未发育完成的近视眼相同。他们也存在当前视力和当前调节能力对应的恒定视力的不平衡差,这不平衡差靠调节能力增长和当前视力下降来清除为零,完成视力的发育。而它的特殊性是存在的不平衡差远远大于一般的未发育完成的近视眼。因此他们的视力下降幅度大大高于普通的视力未发育完成的近视眼。由于不了解弱视的这两个特征,目前很多防治措施是很值得“推敲”的。               四、几点结论。1、如果将青少年视力发育比喻为一部进行曲,眼的调节能力的发育是主旋律,视力下降则是次旋律 ,而和视力变化有关的屈光、眼轴的变化则是再次旋律。2、任一人的眼的调节能力最高值是遗传的、先天的。因此它对应的恒定视力也是遗传的,先天的。它们的变化所引起的视力明显下降则也是先天的。3、视力发育完成是视力变化先天性和后天性的分水岭,发育完成前近视也好、花眼也好都是先天的;视力发育完成后近视也好,花眼也好都是后天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青少年视力的发育与视力下降——近视(花眼)发生的真正原因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