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外硬膜下囊性病变
作者:宋建勋来源:深圳宝安MR
病例A,一42岁女性出现下肢无力加重
病例A图像中,腰骶段T1低信号,T2高信号,与CSF几乎信号相同的髓外硬膜下囊性病变,没有增强,骶管内囊性肿块扇贝样凸向椎体后方。扩散加权图像显示弥散受限。
诊断:表皮样囊肿
病例B,37岁男性,腰背痛4年
病例B,圆锥下方髓外硬膜下病变,与CSF相比,T1稍高信号,T2稍低信号,无强化,马尾神经受压向后移位。
诊断:肠源性囊肿
病例C,35岁男,背痛。
病例C,胸段髓外硬膜下囊性病变,T1和T2与CSF信号相同,无强化,病变使脊髓向前移位。轴位T2像上,可见囊性薄壁。
诊断:背侧蛛网膜囊肿
病例D
病例D:滑膜囊肿。从A到C,硬膜外T1和T2低信号肿块,以T2局灶性高信号为中心,位于椎管右外侧凹处,对邻近的尾神经根产生占位效应。从D到E,增强T1图像上明显可见增强的包膜。
病例E
病例E:滑膜囊肿,可见鞘膜囊及神经根受压,T2低信号包膜。
总结:脊膜包括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髓外硬膜下囊性病变通常出现慢性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包括慢性背痛,感觉异常,轻瘫和/或步态共济失调。
1、基于肿块相对于这些脊膜层的位置,可以做出合理的鉴别诊断。通常,硬膜外肿块造成硬脊膜和硬膜囊移位,CSF角围绕肿块形成钝角。 另一方面,髓外硬膜下肿块通常与周围的CSF形成锐角,从而在肿块周围形成月牙状。
2、蛛网膜囊肿通常对脑脊液相同信号。当蛛网膜囊肿囊壁不能很好地显示时,囊肿内缺乏CSF搏动伪影可用于区分蛛网膜囊肿与周围的CSF。另外,由于其柔软的性质,通常可以看到周围的骨重塑,伴随着椎管或神经孔的扩大。
3、皮样囊肿通常与CSF和表皮样囊肿相比信号不均,T1高信号。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均可与附近的皮肤窦道相关,表皮样囊肿扩散受限。
4、脊柱椎体异常,常与肠源性囊肿有关。
5、滑膜囊肿可能导致严重的脊髓,神经根和鞘膜囊受压。
(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