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登录
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首页
Portal
评审动态
素问论坛
BBS
素问文库
素问软件
发帖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收藏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腾讯QQ
微信登录
首页
›
临床外科
›
骨科
›
间断后颈部酸痛1年余,发现颈部肿物
收藏
0
0
分享
发布主题
返回列表
间断后颈部酸痛1年余,发现颈部肿物
0
回复
421
查看
[ 复制链接 ]
牛死田荒
当前离线
积分
6
牛死田荒
2
主题
0
回帖
6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积分
6
发消息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床病史
病史:患者女,25岁,间断后颈部酸痛1年余,发现颈部肿物1个月。
查体:右侧颈部背侧触及一约7×5cm肿物,肿物表面皮温不高,无红肿,无触痛,质稍韧,边界不清,活动性较差,颈部活动轻度受限。
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影像学检查
问题
问题:根据病变的影像特点,倾向为:(B)
A、神经源性肿瘤
B、韧带样纤维瘤
C、孤立性纤维瘤
D、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E、其他间叶来源软组织肿瘤
答案:B
病理
手术所见:肿瘤位于双侧枕部-胸1水平,主体位于右侧,突破中线项韧带向左侧扩展,部分节段肿瘤经脊神经向椎间孔延伸,呈椎管内外沟通。肿瘤色灰黄、质地硬韧、血供一般,与周围肌肉组织、韧带及神经粘连紧密,无明显分界。
病理:颈部椎管内外沟通肿物,软组织梭形细胞肿瘤,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韧带样纤维瘤病。肿瘤侵袭性生长,累及周围纤维脂肪及横纹肌组织。免疫组化:Vimentin(3+),SMA(1+),B-Catenin(核+),AE1/AE3(-),ALK(-),Bcl-2(-),CD34(-),Desmin(-),EMA(-),S-100(-),SOX10(-),Ki-67(+2%)。
分析
韧带样纤维瘤又称硬纤维瘤或侵袭性纤维瘤病,起源于软组织、骨骼两种类型,其中起源于软组织的以肌肉的结缔组织和筋膜为主,典型病变位于肌肉和筋膜连接处,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殖为特点。介于良性纤维性病变和软组织肉瘤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具侵袭性,易复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10-40岁多见。
根据部位分为三型:1、腹外型(最多见),主要累及颈、肩部、四肢骨肌系统,多直接侵犯肌肉或位于肌间隙,累及骨骼较少。2、腹壁型,多发生于腹壁的肌肉腱膜结构,侵犯肌肉。3、腹内型,与腹部手术及家族性腺瘤型息肉密切相关,一般体积较大,可包绕血管。
影像学表现:形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局部可呈触角样向周围延伸。CT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肿块,与肌肉密度相似或稍低,邻近骨质结构受累时可有边缘骨质破坏。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大部分呈不均匀轻度强化,强化呈渐进性,延迟期强化较著,周边可见低密度无强化区。肿物在MRI中T1WI等/低/略高信号,T2WI/FS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中高强化,呈持续性或渐进性强化。所有序列均可见致密胶原纤维形成的内部带状低信号。
鉴别诊断
1、神经源性肿瘤:一般沿脊柱旁梭形生长,边界清楚,密度、信号不均匀,常伴囊变区,有时见椎间孔增大,常伴有神经症状。
2、间叶来源软组织肉瘤:单发常见,发生年龄一般较大,主要症状疼痛,密度、信号多不均匀,易囊变坏死、出血,增强扫描呈明确强化、强化不均匀。
3、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肺部最常见,颈部少见,根据内部细胞和纤维成分比例不同,增强扫描可为轻度强化或中等-明显强化,与本例不易鉴别。
作者: 张娅 李琳
来源: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
( 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linyongxing@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胸外科
泌尿外科
麻醉科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