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床妇儿 妇科 发现右侧乳腺肿物1月余

收藏

0

0

分享

发现右侧乳腺肿物1月余

0
回复
236
查看
[ 复制链接 ]

3

主题

0

回帖

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临床病史

患者:女性,65岁

主诉:发现右侧乳腺肿物1月余

现病史:患者1月余前自行扪及右侧乳腺肿物,无疼痛,无皮肤红肿,无乳头溢液等症状。

既往史:2018年因“颈椎病”行手术治疗。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实验室检查:CA125 14.17U/ml(0.0-35.0 U/ml),CA15-3 17.84U/ml(0.0-25.0 U/ml),CEA 2.40ng/ml(0.0-5.0 ng/ml),均在正常范围内。血常规及血生化未见明确异常。

家族史:患者父亲患贲门癌去世,患者妹妹患鼻咽癌去世。

查体:双侧乳腺对称,未见畸形。双侧乳头未见溢液、未见乳头凹陷及皲裂。右侧乳腺上象限扪及一肿物,约4cm大小,质韧,边界欠清,活动尚可,无橘皮样改变,右腋下未及淋巴结。左乳未及明确肿物。

影像检查

乳腺X线摄影

d1.png
d2.png

乳腺超声图像

d3.png
d4.png

乳腺MR检查

d5.png
d6.png
d7.png
d8.png
d9.png
d10.png
d11.png


问题与答案

问题:

根据以上影像学表现特点,右侧乳腺肿物最可能的诊断是(单选)

A、 淋巴瘤

B、 叶状肿瘤

C、 纤维腺瘤

D、 非特殊型浸润性癌

E、 黏液癌


答案:A

病理结果:

不整形乳腺组织,大小6×4.5×2cm,剖面见一灰褐色区,大小4.2×3×1.4cm,切面实性、质稍硬、界不清。乳腺组织中见异型淋巴细胞浸润,结合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结果,符合滤泡性淋巴瘤(3B),局部区域合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细胞来源)。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cl-2(-),Bcl-6(80%+),CD10(3+),CD20(3+),CD21(显示FDC),CD23(显示FDC),CD3(-),CD43(1+),CD5(-),CyclinD1(-),Ki-67(90%+),EBER(-),ALK(-),CD19(3+),MUM1(2+),c-Myc(10%+),P53(+,70%阳),LMO2(1+),CD30(-),TdT(-)。

注:本病形态不典型,免疫组化及基因FISH检测未显示BCL2易位。



解析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BL)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恶性肿瘤,仅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5%-0.53%,占所有结外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7%-2.2%。乳腺淋巴瘤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来源于B细胞,其中弥漫型大B细胞性淋巴瘤最常见,占40%~70%,其他少见类型还包括滤泡性淋巴瘤、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等。

PBL发病年龄范围较广(13-88岁),平均年龄为55岁。发生于单侧乳腺最常见(89%~95%),双侧乳腺受累罕见。临床可触及肿块,多数生长较慢、质韧、可活动,部分患者见皮肤固定和炎性反应,约30%-50%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约10%患者可有盗汗、发热、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影像学表现可分为结节(肿块)型及弥漫浸润型两种,其中结节型居多,在X线上常表现为边界相对清楚或部分模糊的肿块,亦可呈不规则形态,密度往往高于周围腺体组织,一般不伴有钙化。超声常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较均质的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肿块,界限清楚,轮廓规则或分叶状,长轴平行于皮肤,后方回声增强或不增强,常可探及血流信号。MRI常表现为分叶状肿块,边缘常不规则,毛刺罕见,T1WI为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出血、坏死少见,信号多较均匀。增强后快速明显强化,延迟扫描病灶内部可呈脑回样强化以及边缘蛋壳样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平台型,其次为流出型,可有血管漂浮征。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值较低,一般<1.0×10-3mm2/s,且往往低于乳腺癌的ADC值。腋窝淋巴结受累时出现与肿物相似的表现。

本例患者为老年女性,肿物可触及,在X线上呈不规则、边缘不清稍高密度影,在超声上表现为混合回声区,形态不规则,长轴与皮肤平行,界限尚清,可见少许点条样血流信号,在MR上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灶,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T2WI IDEAL water呈近等及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值低于1.0×10-3mm2/s,约为0.816×10-3mm2/s,增强扫描早期明显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TIC曲线呈“速升-平台型”,以上表现符合淋巴瘤的诊断。

鉴别诊断:
①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临床上触诊病变大小通常大于影像学检查所示病变大小,可伴有乳头溢液、乳头内陷、皮肤凹陷等。X线表现多样,表现为肿块时,形态可呈不规则或分叶状,边缘常有毛刺或模糊,周围结构扭曲,可伴有钙化,常为簇状、线样、节段样或区域性分布的细小多形性钙化、线样或分枝状钙化。MRI上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流出型或平台型,DWI呈高信号,ADC值减低,但多高于淋巴瘤的ADC值。乳腺癌常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明显强化。

②纤维腺瘤:是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年轻患者,生长缓慢。纤维腺瘤常为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缘光整。X线上多呈高密度,可伴粗大钙化,典型者表现为“爆米花”样钙化。MRI上T2WI信号表现多样,可呈高、等或低信号,增强扫描呈缓慢渐进性的均匀强化或中心向外周扩散的离心样强化。

③乳腺肉瘤:主要为血管肉瘤、纤维肉瘤、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等,X线表现为分叶状、类圆形、边缘光滑的较大孤立肿块,或是多个结节融合生长,大部分形态不规则,信号混杂,易坏死、液化,增强扫描病灶血供丰富,强化较明显,一般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


参考文献:

1.周纯武, 赵心明. 肿瘤影像诊断图谱[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331-388.

2.Raj SD, Shurafa M, Shah Z, Raj KM, Fishman MDC, Dialani VM. Primary and Secondary Breast Lymphoma: Clinical, Pathologic, and Multimodality Imaging Review. Radiographics. 2019;39(3):610-625.

3.蔡玲红,江明祥,戴罡,等.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X线、MR表现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20,22(1):116-119

4.王康,王之,彭屹峰,等. 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影像特点分析[J]. 放射学实践,2016,31(12):1201-1204.

5.张盛箭,何慕真,郑璐琳,等.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学特征[J]. 中华肿瘤杂志,2016,38(7):521-525.




作者:陈淑銮 宋颖
来源: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

( 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 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